公司动态

冰雪场馆焕新颜 全民共享健身乐

2025-03-26

随着 2025 年亚冬会的帷幕落下,哈尔滨的冰雪体育场馆正经历着一场华丽转身。曾经承载国际赛事的专业冰场,如今化身为市民家门口的 “健身乐园”,以亲民姿态融入城市生活肌理,为全民健身热潮注入新活力。

多元功能分区 释放冰雪魅力

作为亚冬会男子冰球项目主场地,哈尔滨冰球馆在赛事结束后迅速启动转型计划。场馆通过 “比赛区 + 训练区 + 健身区” 的差异化布局,将专业赛事与大众健身有机结合。其中,部分冰面保留国际标准用于承接国内外赛事,另一部分则调整为公共滑冰场,配备智能化教学系统,为初学者提供实时动作指导。场馆还特别开辟了青少年冰球培训专区,与多家俱乐部合作推出 “冰球体验课”,让冰雪运动从 “高冷竞技” 走向 “全民参与”。

冰雪场馆焕新颜 全民共享健身乐

智慧管理赋能 构建便捷场景

除了硬件升级,哈尔滨冰球馆还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,实现分时预约、智能导览、在线教学等功能。市民通过手机 APP 即可查询场地开放时间、预订运动时段,甚至获取个性化运动方案。这种 “科技 + 体育” 的模式,既提升了场馆运营效率,又解决了传统公共健身场所缺乏专业指导的痛点。数据显示,开放首月场馆日均接待量突破 2000 人次,其中青少年占比超 40%,冰雪运动正成为城市新时尚。

可持续运营 激活场馆生命力

为保障场馆长效惠民,哈尔滨市创新采用 “政府补贴 + 社会合作” 模式: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免费低收费开放补贴,完善制冰、照明等基础设施;另一方面引入专业体育机构运营,策划冰雪嘉年华、家庭亲子赛等特色活动,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。例如,南岗体育场改造为冰雪文化广场后,冬季变身滑冰场,夏季则化身市民休闲公园,年举办活动超百场,辐射周边 5 万居民。

全民健身新图景 从 “有” 到 “优”

亚冬会场馆的转型并非孤例。全国范围内,随着 “十五分钟健身圈” 建设推进,各地正通过盘活存量资源、嵌入智慧设施、开放校园场馆等方式,让运动触手可及。上海徐汇区将立交桥下空间改造为多功能运动场,杭州临安区试点学校体育设施错时开放,北京冬奥会场馆则通过 “赛时 + 赛后” 双轨运营,实现赛事遗产全民共享。数据显示,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 3.0 平方米,球类、冰雪、健身步道等设施覆盖城乡,运动不再是 “远方的风景”。

J9集团网站

从竞技舞台到民生福祉,亚冬会场馆的华丽转身,折射出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化与城市治理的温度。当冰雪运动融入日常,当专业场馆成为生活场景,“健康中国” 的愿景正化作触手可及的幸福体验。未来,随着更多智慧化、亲民化的体育空间涌现,全民共享的 “冰雪健身时代” 或将开启新的篇章。